高铁餐饮升级,不止卖快餐盒饭,还卖起了轻食、奶茶、冰淇淋。
据央视新闻消息,最近,在北京往返上海、广州等热门方向的高铁上,开始售卖轻食套餐。用户可在特定车次上,通过扫描座椅上的二维码,就能直接下单购买相应餐品。
以G75次列车为例,就在近期上线了“轻脂果蔬套餐”以及“虾仁鸡肉轻食套餐”两款轻食套餐,两个套餐的定价分别为32元和38元。据了解,这两款轻食套餐是高铁集团通过问卷调查小程序收集旅客意见与反馈,从而研发推出的产品。另据国铁北京局京铁列服食品生产中心主任孙轶介绍,每日供应的盒饭超2万份,轻食餐仅400份,占比不足2%。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截图
除轻食套餐外,红餐网盘点发现,近年来高铁上陆续出现了不少的特色餐品。比如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早在2021年就推出过高铁奶茶品牌“那个女孩”,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前高铁奶茶不仅在口味上做了更多的升级,涵盖港式冻奶茶、茉莉水果茶等口味,日均销量更是超过6000杯。此外,还有南昌、福州、厦门等地开往北京、上海、广州的15趟列车,则是结合季节特点,上线了冰淇淋产品。
不难看出,高铁餐饮似乎正在逐渐摆脱“品类单一”的刻板印象。然而就在高铁餐饮不断“上新”的同时,其另一项举措也引发了广泛关注。
近日,广州东站、白云站等高铁站下架站内商店的泡面,“高铁去泡面化”迅速成为社交媒体上的焦点话题。
广州东站回应称,方便面被认定为可能严重影响列车环境卫生的食品,所以高铁车站均不售卖,旅客仍可自行携带。但这一解释未能平息争议,在不少旅客心中,相比动辄四五十元甚至价格更高的高铁盒饭,均价仅5元左右的泡面一直是学生、务工人员等群体经济实惠的“旅途刚需”。
在红餐网看来,高铁站要实现真正的“去泡面化”,不能仅停留在“禁止售卖”的层面,更要让“高铁餐饮”放下身段,立足于“供给”。此番高铁推出轻食、奶茶、冰淇淋的动作,正是从供给端发力的实践,这也为化解“去泡面化”争议提供解题思路。当高铁餐饮能丰富消费选择,旅客的选择自然会从“依赖泡面”转向“主动挑选高铁餐”。
作者:红餐网郑颖;编辑:李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