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听到老餐饮人感慨:“我们做了几十年的餐饮,到头来还不如一个新手,他们随随便便融个资就几千万。”
仔细一想,好像真是这样。“遇见小面融资2500万元,西少爷肉夹馍获投1150万美元……”如今餐饮行业有很多新面孔,他们时常在餐饮圈内出尽风头。
找一位年轻人问他知道哪位餐饮人,我想在老餐饮人里面也就认识海底捞张勇,但新餐饮人可认识太多了,如黄太吉赫畅、西少爷肉夹馍孟兵、叫个鸭子曲博等等,如数家珍。
为什么会这样,我想这跟两类人的出发点不一样有关。
老餐饮人到处看模式,看产品,跟着流行不停换,但本质上对目标人群缺乏深度洞察。
而新餐饮人则一开始就精准聚焦人群、细分市场、研究打动目标人群的产品、场景、体验,在他们身上看到的是社群思维化的盈利模式。
1、细分人群
在餐饮行业的细分人群中,分得最多的就是:白领,80后,这样似是而非的细分。严格来说,在今天的市场竞争中根本算不上是细分。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真正的细分是以不同的生活方式、价值观、不同的兴趣爱好来给人群画像,每一个消费者都带着多个不同属性的标签。
比如:90后,爱韩剧,在写字楼工作,工作年限1-3年,月收入5000以内,外地移民,交通工具主要是公共交通,月打车费用不超过200元,用国产手机,每月至少看一场电影。淘宝为主要购物渠道等等,这才叫做细分人群。
要知道白领与白领也不同,90后也有很大差异。只有详细地把人群描述精准,贴上恰当的标签,才算知道要服务的人是谁?
2、聚焦人群
当细分完人群之后,需要进行取舍,也就是聚焦谁?餐饮人常说你要服务谁?你能服务谁?这就是说做餐饮不可能讨好所有人,只能服务好一类人。
同样是烤串:
木屋烧烤:要求性价比高的年轻人。
很久以前:85后、爱热闹、荷尔蒙分泌旺盛的夜游神。
串庭:爱热闹,喜欢小资情调,夜生活丰富,社交活动频繁的女神。
丰茂盛:80左右的小康家庭,不爱热闹的大叔。
以上只是透过观察,简单地给几个品牌的用户贴上标签,真正给人群画像时,则是非常专业的活。
聚焦什么样的人群,就会有不同的战略战术,不同的业态选择。
而对于餐饮,不同用户的消费习惯、消费场景、消费心理截然不同。
今天的餐饮消费早已不是一日三餐这么简单,更不是为了饱口腹之欲。如果老餐饮人还仅仅停留在好吃、吃饱、划算。那么对用户的了解就太少了,又凭什么获得他们的芳心呢?
我们来看:人人湘这样一个号称无收银员、无上菜员、无厨师、无采购员的新一代餐厅,为什么会被一个从没做过餐饮的团队创造出来,而不是被有经验的老餐饮人创造?
它从侧面说明,老餐饮人对用户的痛点缺乏深度观察,对服务员只知道一味地靠洗脑或者高压管理来完成。
而新餐饮人从洞察消费者,挖掘用户痛点,餐厅痛点,然后用移动互联网技术重构了消费场景和服务场景。
一切创新都来源于对消费者的洞察,伟大的乔布斯可以说是消费者洞察的顶尖高手。他说他从不做市场调研和问卷调查,那是因为他有一个敏锐洞察的眼光。
联系人:曾主任 18999890807 电话:0991-2201257
中心地址:乌鲁木齐新华南路288号(原商业厅院内培训楼)
COPYRIGHT © 2016-2020 新疆丝路美食特色餐饮研发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
新ICP备20000765号-1 技术支持:新疆再腾网络 网站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