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的墙在 1989 年倒塌,牛排馆的墙在 2016 年倒塌。
曾经牛排馆只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在昂贵的西式餐厅、酒店扒房,轻松花去大几百甚至上千元;二是“豪客来”们带起的平价调味牛排,自助餐 + 铁板上的牛排和意面,面上还要再浇一碗浓汁。
现在,两端的空缺需要被填满,首当其冲的是切块煎牛排。它们价位通常落在 40 – 100 元左右,切成方便边走边吃的小块,装在纸盒、纸船甚至纸杯里,和面包、沙拉、水果放在一起。
韩国传入的网红牛排杯
这些通常不到 20 平米的店面,曾经传出营业额单日近 10 万的惊人数据,它们就像牛排世界的 H&M,以若隐若现的大牌设计搭配较低的定价,创造了很多排队的长龙。
切块煎牛排的背后,是整个牛肉消费在中国的强劲上扬。
《 2016 中国食品产业发展趋势报告》称,在国内肉类消费中,猪肉的人均消费量已经达到较高水平,其增长已基本饱和;未来的消费增长将主要来自牛肉和禽肉。
2008 年以来,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超过 1 倍,消费结构升级、消费能力提高之后,人们对于牛肉等这类中高档次食材的热情被进一步激发,同期人均牛肉消费量的增长超过 18%,牛肉需求从 2008 年的 600 万吨上涨到 2015 年的 749 万吨。
1995-2015年中国牛肉人均消费量走势图(来源:智研咨询)
但与此同时,国内牛肉供应增长却相对乏力,牛肉产量已经连续三年在700万吨左右徘徊,这其中的供需空档,就由进口牛肉和走私牛肉来填补。2016 年前 10 个月,牛肉进口量就逼近 50 万吨,而 2014 年全年的数据还不足 42 万吨,时间倒退到 2000 年,这个数字是 4 万吨……
牛肉市场欣欣向荣,牛排馆们也开得异彩纷呈,我们发现其中已经分化出了三种细分形式。
一是居于商场大食代层的快捷牛排馆,它的店面通常在 30 平方米以内,以加工区为主,座位较小,鼓励外卖、外带。 比如北京著名的云南菜连锁品牌“中 8 楼”旗下,在 2016 年 3 月开业的“ MooMoo 澳洲牛排”,就选择商场布局,仅提供 3 种不同部位的牛排,辅以简单的饮品搭配。
北京第一家快餐式牛排“MooMoo 澳洲牛排”
二是牛排为主要食材的轻食店、沙拉店。 比如 2016 年 6 月开业的福州的“兰夏尔”,它提供围绕牛排设计的轻食、主食、饮品,目标是家庭、朋友聚会这样的分享场景,打造的是更为休闲亲民的西餐。
餐厅模式经营的“兰夏尔”,这里牛排不是唯一的单品,而是核心食材
三是超商。 我们报道过的永辉集团旗下的“超级物种”生鲜体验店,店中“盒牛工坊”的品牌除了提供第一类中的即食外卖/外带牛排,更主打的是食材直接购买,这得益于集团强大的供应链。
永辉“超级物种”超市旗下的“盒牛工坊”
风潮来得极快,但如“中 8 楼”创始人之一的王伟民坦言,它是否能持续强劲下去,自己并没有十足的把握。毕竟在深圳我们已经能看到这波风潮的疲态,在曾经的网红店“Road Steak 牛排杯”的大众点评页面里,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给出了“排了半天队伍,产品不过尔尔”的差评。
进口牛排切块吃,只是这篇文章的引子。透过现象看本质,它提供了一种贵价食材的快餐式单品化经营思路。
从这些不同形态、不同背景的店铺里,我们剥离出以下要点,供您发散参考。
这种以特定食材为绝对核心,菜单精简的单品店,最关键的是保证食材来源的稳定。对于大城市来说,发达的物流、政策的扶持(例如保税区的先天优势)都让原本高企的成本不再吓人。但对于二三线城市来说,它就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在牛排这个品类中,冷鲜肉比冷冻肉的品质好得多,但它的烧钱之处,在于全程冷链运输,以及修边、去掉筋膜等带来的高达 20% 的成本损耗。“兰夏尔”的创始人认为,和在北京上海深圳经营相比,在福州的担子更沉,目前他们需要有更多的连锁店,来压低食材成本。
进口牛肉,和时间与政策对赌
与此同时,贵价食材可能来自于海外市场或特殊渠道,它背后的国家政策、市场变化,都应该是你关注的焦点。以澳洲牛肉为例,根据澳大利亚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0 到 2015 年,澳对华牛肉出口量飙涨近 2500%。今年中国与澳大利亚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澳大利亚政府自由贸易协定》,这意味着澳洲进口牛肉税率将进一步降低,形势一片大好。
当然澳大利亚一枝独秀的日子并不长久,南亚、南美等其他地区以更为低廉的价格杀入中国市场,澳洲牛肉份额下滑的同时,价格也被压低,以前胸板肉为例,从 2013 年开始它的跌幅已经接近 50%,每公斤仅 4 澳元。
如果牛肉市场进一步放开,进口牛肉的价格进一步降低,更轻易地通过生鲜零售进入寻常人家,它原本的“舶来品”“昂贵”的光环将逐渐减退。因此,这类的店铺更多的是“靠天吃饭”,在时间差、在地域壁垒之间做文章,找对时间点进场更加重要。
联系人:曾主任 18999890807 电话:0991-2201257
中心地址:乌鲁木齐新华南路288号(原商业厅院内培训楼)
COPYRIGHT © 2016-2020 新疆丝路美食特色餐饮研发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
新ICP备20000765号-1 技术支持:新疆再腾网络 网站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