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新疆丝路特色餐饮研发中心官方网站!

餐饮资讯 / Star menu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餐饮管理>餐饮资讯

反对预制菜的人,只有9.1%

2024-05-30 17:20:40    点击数:883    来源:DT商业观察    作者: 吃预制菜的DT君

根据数据,2023年中国预制菜行业市场规模为5165亿元,同比增长23.1%。而在未来,“中国预制菜市场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预计在2026年其市场规模突破10000亿元。”
从产业端来看,食品工业化是大势所趋,而标准化、高效率的预制食品正是其代表产物。

我们好奇的是:在这样的大趋势下,消费者们到底怎么看待预制菜?人们可以接受的“度”在哪里?以及,这些对品牌有什么启示?
上个月,我们发起了“你能接受预制菜吗”小调研,本次用定量研究方式,累计回收有效样本1767个,其中500个样本来自库润数据。
以下,是本次调研的具体发现。

消费者眼中,到底啥是预制菜?

有必要先说明下本次调研中,“预制菜”主要包含哪些。
今年3月六部门发布了《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第一次从国家层面明确了预制菜的定义,这个定义其实是相对窄的,把速冻食品等剔出了预制菜的范围:
"预制菜是加热或熟制后方可食用的预包装菜肴,不包括主食类食品,如速冻面米食品、方便食品、盒饭、盖浇饭、馒头、糕点、肉夹馍、面包、汉堡、三明治、披萨等。”

而在过去,行业内往往把预制菜分为四大类,分别是——
  • 即食食品:开袋即食,如八宝粥、罐头、卤菜等;
  • 即热食品:需要加热食用,如速冻水饺、方便面等;
  • 即烹食品:经过调味、裹粉、预炸等工序,需要入锅烹饪,如酸菜鱼、佛跳墙、梅菜扣肉、牛肋骨等;
  • 即配食品:经过筛选、清洗、分切、封装的净菜,如切成丝的蔬菜、原切牛排、鱼片等。

从调研结果来看,消费者对预制菜的定义主要包含行业定义中的前三种——
85%的受访者认为即烹的小酥肉酸菜鱼属于预制菜;71.1%的受访者把速冻饺子、便利店盒饭等即热食品定义为预制菜,56.2%的受访者把即食的八宝粥也纳入预制菜的范围。
需要强调的是,在更广泛的日常讨论中(比如我们的评论区),会出现大家因为对预制菜的定义不同、而产生争执的现象。
但在本次调研中,不同性别、年龄和城市线级的人群对预制菜的定义区别不大,因此,在对具体问题做人群交叉分析时,基本不受“因为对于预制菜的定义不同,所以选择不同”的影响。
接下来,我们首先来看在不同场景下,人们对预制菜的接受程度。


超9成人接受预制菜,户外露营场景接受度最高

尽管社交媒体反对的声音很大,但是在任何场景下都不接受预制菜的占比只有9.1%,不足一成。

人们是否接受的关键点在于:在什么场景、什么情况下吃。比如对于年初登上热搜的“年夜饭预制菜”这一场景,超过8成人都不接受,但日常的三餐或宵夜,接受度明显高很多。

数据显示,人们对在户外露营的场景下吃预制菜的接受度最高,占比为52.8%。

其实从2022年的户外热开始,“露营+预制菜”的风潮就开始兴起,露营食物从过去常见的零食、罐头等品类,变成如今的烧烤、火锅、披萨以及各种自热速食。
品牌也相继推出相关品类:盒马2022年就有“袋拎烧烤”系列,锅圈食汇则在2023年针对露营场景推出“露营罐罐火锅”“锅圈小龙虾”,叮咚买菜也有专门的户外露营套餐。

从人群来看,高线级城市的群体对预制菜的接受程度更高。相比之下,他们对于一日三餐(早餐、午餐、晚餐)吃预制菜的接受度明显高于四五线城市的人群。
分年龄段来看,35岁以下的群体(00后、95后、90后)和35+群体(85后、80后)的明显区别在于早餐场景,后者对早餐吃预制菜的接受度更低。
这可能是和不同年龄段人群的生活节奏有关。95后 @陆离 每天“早八”通勤,她的早餐基本靠公司附近的便利店解决;90后 @天天为了节省时间,会购买速冻面点作为早饭:“愿意花时间吃早饭就不错了,还管什么现不现制。”


低线级城市对餐厅预制菜的预算更高


在社交平台上,关于预制菜的一大争议是围绕公共就餐场所:学校食堂、商场餐厅是否应该提供预制菜。
前段时间我们分析过老乡鸡的菜品溯源事件,并通过社交媒体数据得出结论:大众对于预制菜的评价中,正面评价主要围绕味道好吃,负面评价主要是315期间曝光的反面案例槽头肉、梅菜扣肉等。
而占比最多的其实是中性评价,重点在于“知情”:比如公开标注预制菜、食材来源可追溯等。

本次调研也有相似的结论,除了基本的安全健康,更重要的是公开标注预制程度,让消费者知情。


在知情权以外,还有超过3成的人认为,如果食堂、餐厅等地方使用预制菜,需要降低价格。

教育博主@刘晓光_恶魔奶爸也曾在微博上指出这一问题,他举了一个例子:

“我以前点一个煎蛋,现煎的,3块钱一个。鸡蛋成本1块钱一个,人工操作匀下来1块钱一次,商家赚我1块,我觉得也行吧。

但是现在再去,还是煎蛋,就给我预制菜了。预制菜的煎蛋淘宝搜是0.8元一个,批发更便宜,能低到0.7、0.6元。以前成本2块,现在成本0.8块。那是不是价格也要降一下,卖我1块5?完全相反。

依旧还是卖我3块。商家以前赚1块,现在含泪赚我2.2块,利润翻倍。这个就是预制菜的问题:我付出了和以前一样多的价格,却接受了比以前差得多的质量。

预制菜进校园也是一个道理,校园菜价不会有任何减少。而且以上说的还是建立在‘预制菜完全卫生不用担心食品安全问题’的假设之下的。”

我们在问卷中进一步询问了大家对去这些场合吃预制菜的预算。
一个有意思的结论是,大部分一线、新一线、二线城市的人可以接受在餐厅里吃预制菜,但预算不高,超过95%的人只能接受50元及以内的预制菜。
相反,尽管低线级城市的物价更低,但三四五线城市受访者对去餐厅/食堂吃预制菜的预算更高。
虽然有四分之一的人不接受去餐厅/食堂吃预制菜,但约6成的人吃“一顿预制菜”的上限价格在50元及以上,约四分之一的人上限价格在100元及以上。

小结:
上世纪90年代,肯德基、麦当劳、必胜客进入中国,和它们一起扎根的,还有供应鸡肉制品的圣农、供应牛肉饼的宾西食品,以及生菜大王浩丰食品。
辗转多年,随着外卖兴起、餐饮连锁化,这种半成品生意随之形成巨大市场,先是涌入各大连锁餐厅、街边饭馆,如今逐渐进入寻常百姓家的饭桌,托起千家万户的一日三餐。
对于餐饮行业来说,预制菜解决的是标准化、效率、规模的问题。
对于新零售渠道来说,预制菜是风口也是金矿。
日本流通经济研究所特任研究员李雪在接受《第三只眼看零售》的采访中时提到:“预制菜毛利率整体会比生鲜至少高出10%,即配商品毛利率能超过20%,即食类商品毛利率能达到40-50%。而由制造商开发的即烹、即热食品毛利率基本等同于预包装食品,约为20%。”
B端是生意,C端是生活。
消费者自知逃不开预制菜,相当一部分人的选择是:打不过、就加入。
从被迫吃商家提供的半成品,到主动搜索什么牌子的预制菜好吃、餐厅的供应商是谁……反正都是加热料理包,何必再跑几里地专门到店里吃,还让中间商赚差价。
更何况,随着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人意识到预制菜不是洪水猛兽。

外卖小作坊里脏乱差的灶台,未必比规范化生产的预制菜干净卫生;饭店师傅勾调料的大勺,可能比料理包还重油重盐。

预制菜膈不膈应,说来说去还是那几个点:

信息透明、安全卫生、明码标价、味道不赖。

注:部分文章是引用或者转载于其他网络,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会第一时间做删除处理。


联系人:曾主任 18999890807 电话:0991-2201257

中心地址:乌鲁木齐新华南路288号(原商业厅院内培训楼)

COPYRIGHT © 2016-2020 新疆丝路美食特色餐饮研发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

新ICP备20000765号-1 技术支持:新疆再腾网络 网站访问量:

新公网安备 650102020005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