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化”将成为洋餐饮在中国寻求转型发展的一招妙棋。只有充分本土化,迎合本土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才能跟上风云变幻的餐饮市场发展,找回曾经的“光辉岁月”。
洋餐饮近来动作频频。年初,中信股份、中信资本控股、凯雷投资集团和麦当劳联合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并成立新公司,该公司将成为麦当劳未来二十年在中国内地和香港的主特许经营商。交易完成后,中信股份和中信资本在新公司中将持有共52%的控股权,凯雷和麦当劳分别持有28%和20%的股权。
而百胜中国去年底宣布在纽交所成功上市后,今年,百胜旗下品牌塔可钟时隔8年后重新回归,以期通过本土化改良后的口味,赢回消费者。
一系列的数据显示,洋餐饮这几年在中国市场举步维艰。根据财报以及公开报道,2014年3月,麦当劳方面向媒体公开披露计划到2016年年底前在中国内地开设超过600家新店,但实际上这一数字仅为242家。百胜财报显示,在百胜中国拆分出去前,百胜在中国只有9%的门店是特许经营的。而且在拆分前,百胜所采用的全部都是传统特许经营模式。消费者也有直观的感受,餐厅里,排队的人少了,空余的座位多了,而受到健康饮食观念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对这些洋餐饮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在供给侧一端,随着越来越多本地餐饮企业的崛起,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其优势已不再明显。
余以为,“本土化”将成为洋餐饮在中国寻求转型发展的一招妙棋。当麦当劳宣布出售在中国内地和香港的特许经营权时,不少文章评论称其要退出中国,麦当劳要成为国企等等。但这并非是这桩生意的实质。其实,随着收入的增长,中国消费者外出就餐的消费逐年增加,尤其是三四线城市,餐饮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市场前景依旧十分广阔。从扩张的角度来看,麦当劳找到了合作伙伴,提高了自己门店的扩张能力,同时,将自己抽身出来,利用本土企业具有的本土优势进行具体经营,自己则退居幕后,着力维护品牌的影响力。
除了资本运作和经营战略方面,要进一步提升餐厅的营收,另一个重要的环节则是产品本身。于是我们看到越来越多中式口味的菜品进入了洋餐饮的菜单,看到一只经典的孙悟空玩具能够成为大家趋之若鹜走进餐厅的理由。只有充分本土化,迎合本土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从支付方式、消费习惯、产品内容上着手,才能跟上风云变幻的餐饮市场发展,找回曾经的“光辉岁月”。
如此看来,洋餐饮近来所做的种种调整,不是所谓简简单单的出售股权,更是其本土化战略的一部分。根据计划,未来五年麦当劳将在中国内地和香港开设1500多家新餐厅。2018年年底前,4000家餐厅将转为特许经营餐厅,长期目标则是95%的餐厅都是特许经营餐厅。
尚且不论最后是否能够顺利完成这一目标,从企业发展的轨迹看,“本土化”都将是洋餐饮今后在中国市场上打出的一张重要的牌。
联系人:曾主任 18999890807 电话:0991-2201257
中心地址:乌鲁木齐新华南路288号(原商业厅院内培训楼)
COPYRIGHT © 2016-2020 新疆丝路美食特色餐饮研发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
新ICP备20000765号-1 技术支持:新疆再腾网络 网站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