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太多米线,每一次都有不一样的新鲜感。
有心的读者可能会发现,单今年已经是好食记第四次写米线了。
起初,当商丘的朋友说要带我们去探访一家米线老店时,我是抗拒的。
我想不出这再好吃的米线,究竟还能玩出什么新花样。
在极不情愿的情绪中,我硬着头皮进了虞城路边这家名为“战友米线”的小店,却被眼前的这一幕看愣了。
外面小雨淅沥,冷风一阵接着一阵,路上连行人几乎都没有。
一间不起眼的街边米线店,走进门,里面热乎的很,店有百十平米,里面坐满了顾客,都安静地低头吃米线,一阵阵“呼噜呼噜”声此起彼伏。
那米线看上起去极为养眼,红油辣子的汤水中,雪白的米线被顾客的筷子挑上挑下,然后,“哧溜哧溜”被吃掉。
热气升腾,笼罩着小店,我瞬间来了食欲。
一转身,对着门口收银台的大爷急哄哄地叫道:“老板,来碗米线。”
或许是生意太好,收银的大爷来不及跑后厨,居然玩起了高科技。
柜台上放着一个带座话筒,每当有客人点餐,大爷一边收钱,一边对着话筒重复报饭。这话筒的另一端音响,就装在后厨,厨师按部就班,听令下开做米线。
这神奇的一幕,愣是让我无比膜拜,不得不对这家米线店的高智商点个赞。
看我们是外地人,收银的大爷主动与我们聊天。
大爷名叫孙旭宏,原来这家米线店是儿子开的,他只是帮儿子忙,在外面做个收银的活儿。
老板孙伟华很少在店里的前厅露面,后面的厨房才是他的主战场。
其实,孙伟华是位退伍军人,当年在徐州当兵,对当地的米线一直非常喜欢。退伍后,和战友一起在老家虞城开了这家米线店。
所以,店名“战友米线”的疑惑也就不得自解了。
退伍军人的店总是让人无比信任,从1996年开店至今,孙伟华和战友一直坚持使用从徐州发来的米线。
店里的客人也多是周围的邻居,时间久了,口碑自然就出来了,许多外地人也闻风光顾。
就是这样的一家小米线店,硬是做出了商丘“名小吃”的招牌。
据说,随便问起商丘当地人“什么最好吃”时,基本推荐的美食里必有“战友米线”。
后厨的米线很快就做好上桌了,这米线与传统的米线不太一样,上面居然还有炸酱卤,大粒的肉块清晰可见。
碗中棕色炸酱、白色米线、绿色小葱花,颜色搭配得相得益彰,阵阵香味扑鼻而来。
来吧,开动吧!
拌开炸酱,先喝了原汤,味道香浓得很,比平时吃到的米线要重口味一些。据说这汤是老母鸡熬了三个小时的高汤,老板每天早上都会早起先熬汤。
米线滑润Q弹,比郑州的米线偏粗,又比云南米线偏细,老板称之为“中粗”,这样的米线吃起来比细米线耐嚼,又比粗米线入味。
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油辣子很有特点。取一点放在米线中搅开,味道突然就变了。辣椒不太辣,除了香,还有浓重的麻椒味儿,这麻辣味儿给米线增添了不一样的韵味儿。
关于米线,曾有古烹饪书《食次》记载,称之为“粲”。米线由来已久,只是各地的吃法都不太一样。
这让我想起了,先前在四川绵阳吃到的米线,它细腻,汤浓郁;又想起了不久前在郑州吃到的鲜米线,它米香浓重,汤味儿清新;还想起了在云南吃到的过桥米线,它内容丰富,米线筋道。
每一种米线都让我回味久久。
寻访美食的路上,已经吃过四五顿饭了,顶着鼓囊囊的胃,硬是没忍住,与同事争抢着吃了这碗米线,最后连汤都不剩。
在我看来,这地处商丘郊区的位置,并不是一个好商铺的绝佳位置。却做出了让人感叹的味道。
在这样的雨天,一碗米线下肚,浑身上下都是暖意。
我们吧喳着嘴巴与大爷道别,走出店门,带着满满的期待拜访下一站美食。
前方的路不可预知,但愿会有米线般的惊喜等着我们。
联系人:曾主任 18999890807 电话:0991-2201257
中心地址:乌鲁木齐新华南路288号(原商业厅院内培训楼)
COPYRIGHT © 2016-2020 新疆丝路美食特色餐饮研发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
新ICP备20000765号-1 技术支持:新疆再腾网络 网站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