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餐饮,抖音重要吗?
2022-12-14 18:33:28 点击数:1296 来源:勺子课堂 作者:宋宣、赵鑫
每一个时代,都会存在一个或多个新概念、新模式,他们或是伴随流行的产品而生,或是伴随爆红的事件而生,亦或是某位大佬的嘴上功夫了得…
从互联网与线下开始结合那一刻开始,团购、O2O、互联网+…众多概念你方唱罢我登场,让人应接不暇。
这些与线上相关的概念,底层其实都没离开一个逻辑,那便是:流量
一个事实是,餐饮行业的核心顾客价值仍然体现在线下,无论是堂食还是外卖,最终向顾客“交付”的那一刻一定是在线下场景中完成。甚至随着外卖和便利店对无体验餐饮的侵蚀,线下的场景价值反而在如今的餐饮行业中变得更重了。
与之完全相反,餐饮品牌的“流量”在10年间整体趋势则却是不断线上化的。在完全没有线上流量的时代,线下门店流量是最重要的,人们获得流量的方式是不断找到优良的经营地段,并让自己的招牌、门头足够亮眼。而后更多的传播则依仗口口相传。
时至2010年,那一年,互联网市场爆发了一场“千团大战”,无数团购网站开始疯狂发力掠夺线下流量,用促销产品为商家引流。自此餐饮业态开启了线上流量崛起史。
从最早的团购、点评,到如今的短视频,线上流量已是餐饮人无法忽视的重要经营要素。
若想深挖抖音的价值首先我们就要了解抖音产品本身的底层逻辑
抖音作为短视频的代表,它的对立面是长视频平台,在抖音爆红之前,它的前辈是:优酷、爱奇艺、搜狐视频…与长视频不同,抖音具备五个与长视频截然不同的特征。
第一、轻易获得性,我们也可以叫做“嗑瓜子效应”,人们可以通过一个小小的动作就获得一点点奖励,这勾引着我们不断去嗑下一颗瓜子。在抖音中,我们可以轻易获得下一个视频,也可以轻易划走当前视频,无论你是否喜欢,它的获得成本与抛弃成本都不高。
第二、未知性,你永远不知道下一条可能会出现什么,但你仍愿意去上滑刷下一条,这便是“间歇性变量奖励”原理,这一原理大意是只要重复某种动作在耐心消耗完毕之前即可获得奖励,那么我们会不断重复这种动作。
第三、完成感,比起在视频网站追剧,短视频“看完”一个视频的难度被大大降低了,15-30秒以内的短视频,让人们以最低成本完成了一次完整体验。无论你是否喜欢,你所付出的成本也都不算高,所以即使完整的看到了一个你不喜欢的视频,你也不会过于不满。
第四、阅后即焚,这一产品特征最早爆红于美国社交软件:Snapchat,而后大量社交软件争相效仿。抖音虽不是完全的阅后即焚,但它显然对用户想回头找到这条视频并不友好,它更鼓励用户通过点赞来收藏视频,而非向前寻找,这一特征使得用户一旦划过一条视频,若想再次找到并没有那么容易。
第五、分布式创作机制,分布式的对立面是集中型,比如大视频网站真正的创作者一定是大型的影视公司、电影公司或者专业的视频团队。但在抖音,这一切都不必要,99%的抖音创作者依然是“随手”即可创作。
那么,如上这些抖音的“小心机”,又会如何影响做抖音并希望通过抖音赚钱的商业模式呢?
抖音视频的“轻易获得性”让人们容易抛弃那些他们不喜欢的视频,所以,你就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快速抓住观众的眼球,这对抖音创作者对选题的把控、视频的剪辑方式都有极大的挑战。
同样,你不仅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抓住这些用户,更需要在相对短的时间内让用户看完、看明白,并且记住!甚至转化!
更重要的是,除非你投广告,否则抖音不会重复向一个人推同样一条短视频,这就更要求创作者需要拥有的持续的能力,而非灵机一动临时为之。
虽然抖音是根据兴趣来为你推荐视频,但抖音对你的兴趣拿捏也只是“猜测”,不可能完全准确。比起你去电商平台主动的去寻找某个产品并购买,抖音为你推送的任何服务大都是让你被动的看到,正因为抖音的内容抛弃成本并不高,所以抖音并不担心你会不喜欢,划走就是了…
所以,这导致了你要推荐的产品与服务,往往需要受众面更广、适配性更高、易得性更好、更物美价廉…这样你才有更大的机会捕获更多的消费者。
分布式的创作者生态就使得更多人有了成为优秀创作者的可能,同样,任何曾经优秀的创作者也更容易被后来者所替代。
这很像餐饮行业高度分散的特征,行业永远存在巨头,但你也永远能够在这个市场或者某个适合你生存的商圈找到你的生存之地,并且活的并不差。
相比集中型市场容易缺乏活力、缺少创新,分布式的创作生态永远蕴含机会。
注:部分文章是引用或者转载于其他网络,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会第一时间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