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新疆丝路特色餐饮研发中心官方网站!

管理资讯 / Star menu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餐饮管理>管理资讯

企业决策发生分歧,听谁的?

2023-04-20 18:59:54    点击数:1162    来源: 四部曲文化    作者:中小企业战略创新

近日,我所在的公司发生了一件让管理层扼腕叹息的事,就是在年度预算非常紧张的情况下,老板不顾所有管理层的反对,跟某高校合作,大手笔投了一笔钱,数额之大据说创了这家高校史上最高的合作费用。而且,合作中,不需要这家高校做任何世俗意义上的回报,这个看上去只有付出不求回报的合作,公司上下一说起来就喟叹不已,觉得不能理解。


当然,作为普通员工,也可能还没达到老板的认知高度,理解不了他的想法,所以对老板决策存在误解,也许未来某一天,这笔投入会给公司带来巨大的回报。


但这一事例也反映出了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当公司决定做一项重大决策的时候,是听老板一人的拍板还是听管理层的共议?尤其是当老板的决策遭到大家反对的时候,企业家到底是该力排众议?还是要商量讨论,等管理层表决通过?究竟哪一种方式下做出的决策,对企业来说,更有利?


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张维迎看来,企业决策是没有标准答案的。他认为企业家决策和管理者决策最重要的区别,在于管理者决策是科学决策,尽量科学化,而企业家决策不是科学决策。“如果你把企业家决策理解为科学决策,那你没有真正理解企业家。”他说。


近年来,张维迎一直专注研究企业家精神,他个人实际更倾向支持企业家在决策中能“独断专行”。在2022年年底的财经年会上,谈到企业家精神的时候,他说,现在我们很崇拜科学,认为科学决策是最好的,所以拼命往那靠,也因此兴起了好多咨询公司。


尤其当一个老板有想法,但他无法给别人讲得特别明白的时候,就找一帮专家给他论证,做科学决策。“但作为企业家,不要别人说你这个事情不可行,你就有点自卑。千万不要自卑,你本来就是特立独行,担事的人,干吗要自卑?”在张维迎看来,企业家所做的事情,就应该是被百分之九十九甚至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人认为是“胡闹”的事,异于平常人思维的。


张维迎如此看重企业家决策,那么企业家和管理者的区别到底在哪里呢?他认为,企业家跟一般人、一般管理者不一样的地方,就在于企业家不是等有了条件才来做事,企业家本身就是创造条件、改变条件的。“大部分人认为不可能变成现实的事,这才需要你。”他说。


因此在很多人眼里企业家他们做的事,看上去不着边际,天马行空,甚至是做无米之炊。这种特质,在创业者身上尤其明显,也是必须具备的特质。


像王健林、董明珠、任正非等成功企业家,在企业发展中都不止一次 “独断专行”。因此,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出席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企业家讲堂,分享万达的成功秘诀时曾说,“什么清华北大,都不如胆子大。”其实他的意思就是创业者要敢试敢闯,有自己的主心骨。



那么,这是否就意味着越冒险,越与众不同,越有人反对就越能体现企业家精神,做出的决策就越是正确的呢?


当然并不尽然。企业家要想做出正确的决策,必须基于这么几个前提条件。


首先,叩问自己的初心,做这个决策是出于私心还是公心近日,在润泽园举办的战略领导力学习中,在 “自我革命”环节,有个年轻企业家的经历让人印象深刻。胡先生从事的是服装行业,十几岁创业,三十几岁公司年营收就达到三十多个亿,可谓年轻有为,但是近年他却连连踩坑,每次直接损失都高达几千万,给企业造成不小的困扰。


此前一直稳打稳扎的他,为什么会突然连连踩坑呢?反省中他剖析说,急于求成,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面子,跟创业时候比,初心变了,把企业当作了自己争强好胜的工具。


原来,前些年,胡先生的企业发展一直比较顺利,业绩几乎年年翻番,这时他的内心也开始发生变化,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2015年,他决定大跃进,拍脑袋做出决策,企业要在2021年做到100亿的营收,并且为了逼自己完成,于是他在员工面前讲,在公开场合也讲,最后几乎周围所有人都知道他要“跑步式”完成100亿的目标,以至于在一些正式场合,连有些官员也问他,“你100亿的目标完成的怎么样了?”这让他格外有压力。


眼看离兑现的时间越来越近,企业营收额离设定的目标却相差甚远,胡先生变得非常焦虑,“我是个要面子的人,吹过的每一头牛都是要拉出来遛的。”他说。


为了兑现自己的承诺,2018年他大手笔投资建产业园,但很快发现企业现有的人力物力根本不能支撑物流园的建设,导致前期成本沉没。为了继续补这个窟窿,直播火起来后,2019年他又力排众议,大手笔投资直播,最终因为跟自己一直做的实体是完全不同的赛道,经验不足,又损失了一笔。


在学习中华文化后,他终于沉下心来反思,才发现自己所做的这些决策其实都是源于私心,只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并没考虑团队,也没真正考虑企业,才导致带企业走了这么大的弯路。因此,企业家做决策时候,就算力排众议,也一定要内心多问自己几遍,做这件事情是把企业当私有财产,满足私欲?还是真的为了企业的长远发展着想?只有探明初心,才能提高策略的成功几率。


其次,是否对相关信息有充分的掌握,既有数据的支撑又有实地的考察。 很多人对企业家的果断、强势有一个误解,认为越不听别人的建议就意味着越有能力,其实这是一个误会,真正的大企业家宣布决策的时候,其实前期早做了充分的考察,是基于资讯和实际情况,对形势做出的判断。


近日,原小米电视副总裁高雄勇说起他在小米负责电视市场开拓的时候,关于开拓印度市场的决策问题,跟雷军发生的分歧故事。当时小米手机在印度发展的非常好,印度团队的伙伴就找到高雄勇,说:“高总,如果你在印度推电视,我们一定卖你的电视。” 


高雄勇觉得天时地利人和,立马找雷军申请开拓印度市场,结果雷军对他发出三连问:“你去过印度吗?你知道手机市场是怎么打下来的吗?如果你连印度都没去过你凭什么做好印度市场?”并说“我做手机时候一个月去印度三次。你先去印度,回来再决定做不做。”


当时高雄勇心里还有些不服气,想,印度不是有同事在嘛,还用我亲自去吗?结果等他去到印度一看傻眼了,印度由于天气炎热,百姓居住条件差,很多电视都是露天挂着,既要防风防尘,又要散热,这跟国内对电视的需求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高雄勇回来后感慨说“幸亏我当时去了印度,否则我们死得一塌糊涂。”所以,企业家要做出正确的决策,除了有敏锐的商业嗅觉,还要翔实的实地考察,绝不是拍脑袋做出的决策。


第三、企业家做决策时,是基于主营业务发展的需要?还是追着风口在跑,想赚快钱?尤其是在疫情的压力下,很多企业为了生存,做了很多匪夷所思的业务。比如猪肉暴涨的时候,有房地产企业去养猪,手机制造热的时候,有空调企业去造手机,新能源车兴起的时候,又有手机企业去造车。最后事实证明,这些企业不但没赚到钱,有的还拖垮了主营业务。可以说,风口每年甚至每天都有,诱惑永远都在,能否守住主业就变得格外重要。


为什么说守住主业如此重要?可以参考福耀玻璃董事长曹德旺的做法,他是用几十年的教训才摸索出这个经验。福耀集团目前只专注做玻璃,但二十多年前,它也曾涉足房地产、装修工程、证券等领域,在横向扩张过程中,栽过很多跟头。


那么,究竟是什么让曹德旺从横向扩张回归专业化,专心做玻璃呢?就是受过挫折之后,曹德旺逐渐意识到,人的时间、精力、经验、资金都是有限的,要想把自己的时间、精力、经验、资金发挥出最大的效率,就得集中精力,专打一点。想通之后,他就出售了福耀工业村,转让了装修公司,关掉了加油站,专心做汽车玻璃。正是这种专注和坚持,使得福耀玻璃一次次穿越经济周期,保持高成长,成为“玻璃大王”。


因此,当企业做决策时,无论是企业家自信决策,还是管理层商讨决定,影响成功率的因素都有很多,但首先是“诚于己”,才能信于人。一个好的企业家,除了需要有前瞻性、有魄力,具备企业家精神,还需要在艰难困苦中沉着、有担当,即金一南教授在润泽园“战略领导力”课堂上讲“新时代企业家精神”时所提到的,企业家要“能担事,肩膀头子要硬”,如果企业家的敢于担当、力排众议,是建立在客观、理性、公心之上,就可以大大提高成功率。

注:部分文章是引用或者转载于其他网络,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会第一时间做删除处理。

联系人:曾主任 18999890807 电话:0991-2201257

中心地址:乌鲁木齐新华南路288号(原商业厅院内培训楼)

COPYRIGHT © 2016-2020 新疆丝路美食特色餐饮研发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

新ICP备20000765号-1 技术支持:新疆再腾网络 网站访问量:

新公网安备 65010202000588号